佛說大乘無量壽

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

(往生正因第二十五)

 

淨空法師講述

 

往生正因第二十五

 

前一品主要為我們說明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,上輩、中輩、下輩;末后又說修其他法門的,看他功夫淺深,也分上中下三輩。譬如在本省念觀音菩薩的人很多,念地藏菩薩的人也很多,能不能上上品往生?答案是肯定的。只要念到理一心不亂,就上上品往生。念到事一心不亂,決定往生。念到功夫成片,凡聖同居土往生一定有分。所以,可以念觀音菩薩,念《普門品》修行,念《地藏經》都可以。法門平等無有高下,可是不管念什麼經,念那一位佛菩薩名號,都要念到功夫成片,事一心不亂,理一心不亂。這個原則決定不能疏忽。絕對不是我們專念《無量壽經》,專念阿彌陀佛,就上上品往生;修其他法門迴向往生,品位就低一點。不見得,這完全要靠各人的功夫。

 

前一品,因行只說原則,沒詳細說。這一品補充前面三輩修行的因與緣,果就是前面所講的三輩往生,也就是他的品位。所以,這一品非常的重要。

 

復次阿難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聞此經典。受持讀誦。書寫供養。晝夜相續。求生彼剎。

 

此一段文先說第一類,就是前面講的上輩往生者。這一品一共分四段,上輩、中輩、下輩、一心三輩,補充前面的修因。

 

『善男子,善女人』,「善」要特別注意。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「善」?善男子,善女人,必須具足善根、福德、因緣。正如《阿彌陀經》上所說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得生彼國」。具足這三個條件,才是本經所說的善男子、善女人。他們聽到此經必然有下列的修持,不必勸他,不必教他,他自然能依教奉行。

 

第一、『受持』。聞說一定非常歡喜接受。對經典所講的理論,教導修行的方法,以及所說種種修學境界、果報,沒有懷疑,完全接受。「持」是不會失掉。不是學幾天,看到別的法門又動心,又變心,把這個法門捨了,去學別的法門,那就談不上受持。「持」是保持永遠,也就是前面講的「一向專念」,這才是受持。有許多同修對「受持」二字的意義沒搞清楚,以為每天把經念一遍,就受持了;或者把經念一段,此經共分四十八品,一天念一品,四十八天念一部,那不是受持。「受持」是真正明瞭經義、理論、方法、境界,而能力行在日常生活中,才是受持。做不到的都不是受持,雖然聽了,你沒有受持。如果你接受,一定會應用在生活上、工作上、處世待人接物上,所以一定跟生活融合在一起。佛法就是生活,生活就是佛法,這是受持。

 

第二、『讀誦』。受持決定要讀誦,因為不讀誦會忘掉。縱然記得很熟,每天還是要讀誦,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念念不忘世尊的教訓,我們讀這部經,就是接受本師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二位世尊的開示、教訓,就等於聽他們訓話。所以,要以極恭敬的心讀誦,要讀得清晰,讀得明白。因為讀誦不但利益自己,還利益眾生。我們讀經,並非沒有人聽,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眾生太多了。鬼神、天神,我們看不到;菩薩、羅漢,我們也看不到。我們讀誦的時候,這些眾生經過此地,他們往往駐足來聽,我們念得不清晰,他聽不清楚,聽幾句就走了。要是念得很清晰,他們愈聽心裡愈歡喜,於是他們也因此得度。

 

讀經不能像寺院誦經的方法,那個方法別人聽不懂。不相信的話,有人敲著木魚念,你聽幾分鐘,不知道他們在念什麼。從前讀書有讀書的腔調,一般念書的人聽了很歡喜,聽得懂。用那個腔調念,現代人聽不懂,只能度古人,不能度今人。

 

大家一定要永遠記住「本土化」跟「現代化」。我們今天要度現代人,還有現代的鬼神,要度本土的(我們眼睛見不到的)眾生,這是很重要的。所以,讀經就要跟講話一樣,讀經的時候速度慢一點沒有關係。像我們讀「復次阿難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此經典,受持讀誦,書寫供養,晝夜相續,求生彼剎」,他聽得清清楚楚。如果你念得句子也沒有,段落也沒有,他聽了半天不知道你念什麼。抑、揚、頓、挫也沒有,都是平平的一個調子念下去,他聽不出經文的意義。這很重要!所以會念經文的,使別人聽了,不用講解,能完全明瞭;不會念的,一部經念完,人家什麼也沒聽懂。

 

讀誦是自利利他,是大慈大悲的流露,符合四弘誓願的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用什麼方法度?我用「讀誦大乘」度一切眾生,希望他們都能聽到,都能聽明白,都能理解我的讀誦,這就對了。

 

第三、『書寫』。書寫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流通,這是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,最善、最妥當、最巧的方法,幫助佛將無上的大法推廣,普遍介紹給一切大眾。從前人書寫的時候恭敬。古人寫經,每寫一個字都要洗一次手,洗乾淨才寫一個字;這個字寫好了再去洗一次手,再寫下一個字。

 

現居溫哥華的張清溎老居士,他寫經還是這樣的。所以,我們展開他寫的經本,怎能不恭敬!我這次回來,他送了一部《金剛經》給我們,正在製版,還沒有印出來。他寫了好幾張《心經》,我們也裱起來,一部分也印出來,諸位同修將來可以請回家供養。他的原本是每寫一個字都去洗一次手的。現在我請他寫《無量壽經》,他在溫哥華寫好之后,我們再影印。我告訴他,一行十六個字,一頁六行,字大,看起來很舒服。寫一個字去洗一次手,真不容易!

 

現在印刷術發達,印經就是書寫,比書寫更方便,更快速,數量也愈來愈多。現在不但利用印刷流通,電腦磁片也一樣流通,電視的錄影帶、錄音帶都可以歸納在書寫一類。我們有力量,應當盡心盡力流通念佛法門,因為這個法門最簡單、最容易,而且最穩當,人人能修,人人能念。經本一定要印得精緻,精緻的經本讓人一看就生歡喜心。

 

佛門裡常說:「先以欲勾牽,后令入佛智」,要讓人看到就生起歡喜心。所印的經本要是不莊嚴,大家看了生輕慢心,恭敬心生不起來,效果就失掉,所以印送經書善書不可俗氣。現在有很多花花綠綠的佛菩薩像,很俗氣!一定要典雅、高貴、厚重,要注重品質。品質也是書本的氣質,使人一看真正能生歡喜心、恭敬心,以種種方便幫助他們讀誦,幫助他們理解,幫助他們學習。這是「書寫」的真實義。

 

第四、『供養』。包括的範圍非常廣,《普賢行願品》講的是綱要,講得相當多。在《華嚴經第六迴向品》,我記得那一品經文往年講了將近一年,都是講布施供養,共有六、七十種之多。所以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幾乎時時刻刻都在修學。《行願品》裡告訴我們,「諸供養中,法供養最」,最殊勝的供養是法供養。

 

印光大師一生,弟子信徒所供養的財物,全部印送佛經,皆修法供養,幾乎沒有做別的事。他晚年在蘇州,用這一筆錢財辦了「弘化社」。他印的書的確好,當時是鉛字排版印的,字體大,紙張、裝訂都很大方。我們看到弘化社的本子都會生歡喜心,這就說明祖師大德是這樣重視法供養。法供養包括的範圍很廣,《行願品》說了七種,實在講,是七大類。

 

這七大類裡第一是「如說修行供養」。往往我們把這樁事忘了,不曉得這是供養。不但供養諸佛菩薩,同時也供養法界一切眾生;不但供養一切眾生,尤其供養自己的佛性,功德利益不可思議,這也就是真實的依教奉行。

 

我常常勸同修們,我們學佛要依據經典。中、下根性的人離開經論,什麼都談不上,一定要依靠經論。得到經論,怎麼入門?第一是熟讀。先念熟,念到很熟很熟,念的遍數愈多愈好。這是下手入門之處,先把心定下來,妄想雜念少,心就定了。這是用念經的方法修持,一是熟、一是心清淨。心清淨之后就開智慧,然后進入第二步。第二是求解,就是對經典要深入研究。開頭不要研究,因為你研究得到的,都是胡思亂想,你把經裡的意義想錯了,不是佛的意思,是你自己的意思,是邪知邪見。所以,先修定,定之后開智慧;智慧現前再求解,解要圓。因為圓解就沒有障礙。我們依這一部經典,跟其他經典還發生障礙,隔隔不入,此是見解不圓,才有這些怪現象。

 

佛法圓融無礙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那有障礙!這一部經原本就是一切經,一切經就是這一部經。譬如,你喜歡《地藏經》,一切經就是《地藏經》,《地藏經》就是一切經;你喜歡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就是一切經,一切經就是《金剛經》。都是圓融的,圓到極處,真正圓極了。我再告訴諸位,基督教的《新舊約》就是《大藏經》,《大藏經》就是《新舊約》,你懂不懂?

 

無有一法不圓,法法圓融。基督教的牧師為什麼講不圓?他沒有圓解。過去于斌主教在輔仁大學后面多馬斯修道院內,基督教亞洲主教團興辦的東亞精神生活研究所,請我去講佛教精神生活。那時我就感到很遺憾,他應該請我講《新舊約全書》就好了。應知世出世法沒有一法不圓,世出世間確實找不到一樣衝突的,圓滿極了。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怎麼不自在!佛教跟基督教還有妨礙,怎麼能事事無礙?怎麼能理事無礙?果然大開圓解,你的心量跟虛空法界一樣大,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。大開圓解之后才有圓行,「行」就是事事無礙,「解」是理事無礙,於是才展現圓滿的生活、圓滿的人生。所以「如說修行供養」即是做一切眾生大圓滿的示範。此即上供諸佛,下供眾生。

 

第二、「利益眾生供養」。利益眾生著重在事上。從事修上說,佛弟子起心動念都要利益眾生,不但教眾生得利益,而且希望眾生得最殊勝、最豐盈的利益。如果沒有這個心願,就不是佛弟子。我得十分利益,教你七分、八分,是小氣,心量很小,不是佛弟子。不但希望眾生得大利益,要真正希望一切眾生得的利益超過我所得的,要有這樣廣大的心量,以種種善巧方便,幫助一切眾生。這是法供養的第二類。

 

第三、「攝受眾生供養」。唯有佛與大菩薩能攝受一切眾生,佛門弟子學佛,就要效法佛陀。佛是怎樣存心,佛是怎樣用心,佛是怎樣待人,佛是怎樣接物,都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地方。到那裡學?我們今天學阿彌陀佛,一切諸佛中,我專學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在那裡?《無量壽經》就是阿彌陀佛。你能把《無量壽經》參透,解圓,字字句句都做到,我就恭喜你,你跟阿彌陀佛一樣,你就是阿彌陀佛,就有能力攝受一切眾生。你有這個願心,於一切時、一切事,念念之中將念佛法門介紹、推薦給眾生,讓他歡喜接受。這就是攝受眾生供養。「攝受」有無量的善巧方便,你有智慧,就會很靈活的運用。

 

攝受最重要的原則是佛經上講的「四悉檀」。四悉檀是攝受眾生的善巧方便。第一是「世界悉檀」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。我們把佛法介紹給人家,人家不歡喜,你就沒法子介紹給他。基督教對佛教何以排斥,我們要怎樣把佛法贈送給他?應有善巧方便。一般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排斥佛法,用什麼方式介紹給他們?我以前跟同修們提示過,李炳南老居士過去在中興大學教《唐詩》,講《古文》,我去聽了幾次,他全是在講佛法;學生們學了佛法自己還不知道,妙極了!所以你跟基督教徒接觸,預先把基督教《新舊約》找幾條記起來,就跟他講這幾條,也是講佛法。他們聽到,覺得你講得高明,比牧師講得好,他就來學佛了。他學了佛還不知道。所以,不要拿佛經跟他講,他會排斥。用他們的經,用大圓滿的道理跟他們講,令他圓解。他沒有這個能力,我們有這個能力。

 

你想想看,《感應篇》是道教的,不是佛教的,而《彙篇》裡的註解,每一條都是用佛教教義來解釋,所以《感應篇》就變成佛教的經典。文字是道教的,內容全是佛教的。你就懂得跟不同的宗教徒往來,就講他所信仰的宗教經典。所以,我的書架上有《新舊約》、《古蘭經》,還有《摩門經》,碰到這些教徒,我就取幾章跟他們談話,他們很歡喜,一點都不排斥,都不反對。這是攝受有攝受的方法,決定不會講錯。因為沒有一法不稱性,既然稱性,即法法圓融。可見障礙在我們自己錯誤的知見,決不在一切法的本身。一切法根本沒有障礙,確實事事無礙,礙在我們的執著、妄想、分別。離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萬法圓融,即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大圓滿、大喜樂的真實境界。

 

第四、「代眾生苦供養」。眾生的苦,諸佛菩薩都不能代,我們有什麼能力代?這裡的意義非常深廣。佛菩薩在六道裡示現,像釋迦牟尼佛出生在這個世界,要示現跟我們人身完全相同,八相成道。他老人家住世八十年,跟我們過的是一樣的生活。人間走這一趟,他苦不苦?不論他的感受,我們凡夫看到覺得很委屈他,他到這個世間示現就是代我們受苦。他可以不必示現,但他來示現,代我們受苦。他要度畜生道的眾生,一定要現畜生身,跟那些眾生天天生活在一起,比起我們人的生活環境就更苦。

 

地藏菩薩在地獄裡度眾生,地獄裡的地藏菩薩是什麼相?不是我們畫的這麼莊嚴,否則早就把地獄眾生嚇跑;要現地獄眾生同樣的相,才能度他們。像觀世音菩薩,在惡道度眾生,他現的是鬼王的色相,是青面獠牙相,我們看到都害怕。譬如放焰口,焰口台對面用紙做的鬼王—焦面大士,即是觀世音菩薩。在餓鬼道裡現餓鬼身;不現同類身就沒有辦法度眾生。這就是教導我們「代眾生苦」的一大啟示。

 

我們發心到農村講經說法度那些人,就應當捨棄自己富裕的生活環境,跟他們一樣過清苦的生活,一切為眾生,一切為佛法,這就是「代眾生苦」的具體表現。

 

今天能把自己生活享受減少一分,去救濟苦難的眾生,這也是代眾生苦。我們想添一件衣服,想到不添也能過得去,添這一件衣服的錢就可以省來幫助眾生。他們沒有穿的,沒有吃的。我今天想吃一餐,也可以減少一點,吃一些青菜豆腐,把這一點錢節省下來幫助他們,都是「代眾生苦」供養。這一念慈悲心,就是諸佛菩薩的願心。我們能這樣動一念,能這樣作法,就是供養諸佛菩薩的心願。由此可知,「代眾生苦」,我們確實做得到,時時處處都做得到。要常常想到那些苦難的人,在生死邊緣上生活,今天不曉得明天。不經過大艱難,是無法想像他們痛苦的狀況。

 

第五、「勤修善根供養」。佛法對於善根非常重視。「根」是能生的意思。世出世間一切善法,都從「根」生出的,這就是「善根」。世間一切善法,佛說從無貪、無瞋、無癡三善法而生的,所以「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」是「三善根」。這是世間法。出世間法是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。好像蓋房子,世間法是地基,沒有地基就不能蓋大樓。沒有世間三善根,修學佛法決定不能成就。要想在佛法上有成就,無論大乘、小乘,無論那一個宗派、那ㄧ個法門,一定要具足三善根。像蓋房子一樣,一定要先打地基,先做好基礎。

 

出世間善根只有「精進」。「精」是純而不雜,一門深入。「進」是進步,不會退轉。常言說得好,「改進」,不改就不會進步。改什麼?改正自己的過失,改正自己的惡習氣。不但我們天天要改毛病習氣,到了地上菩薩還是要改正,才有進步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,十地菩薩還有什麼毛病習氣?有,俱生所知障裡的微細習氣還存在。能改掉一部分,他的地位就提升一級;所有習氣都改了,他就成佛。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,是最微細的所知障。如果一個修行人說,我沒有過失,他的功夫到家!其實世間只有兩種人沒有過失:第一種,成佛;第二種,死不承認自己有過失—阿鼻地獄。

 

佛門常說開悟。諸位一聽「開悟」,總以為是很了不起。實際上什麼是開悟?知道自己的過失習氣,就是開悟。你不迷惑,每天都能發現自己的毛病習氣,就是天天開悟,集小悟就成大悟,集大悟就成大澈大悟。可是悟了之后,最重要的要修行。把過失習氣修正過來,這是修行。修行實在就是修正一切錯誤的行為。修行在那裡修?在起心動念之處修。我這個念頭是正確的,還是錯誤的?是清淨的,還是染污的?從這裡下功夫修正意業,修正語業、身業。

 

我說這句話有沒有過失?往往說話時,說的人無心,聽的人有意,會造成許多誤會、罪業。這是中國古人常說的「禍從口出」。佛在本經裡教訓我們,「善護口業」。身、口、意三業,「身」應該放在前面,為什麼把「口」放在前面?口最容易造業,一天到晚都在造業。造了業,自己不曉得,這是迷惑顛倒。所謂言多必失,所以古來的祖師大德勸我們,「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句佛」。這句話很有道理,若不念佛,雜心閒話已經是造業,再講一些人我是非,這個業太可怕。人我是非,果報在那裡?假如事實不是那個樣子,你是在聽聞下傳言,妄語、兩舌的過失必墮三途。此事需看影響面有多大,影響面大,給人家嚴重的傷害,果報就墮得愈深、愈苦。人生苦短又何必造罪業!

 

經文裡這些順序含的意義都非常之深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不能不謹慎,不能不小心。要想防止,不是防人,是防自己的身口意不要造業。防不勝防,原因在無始劫來的習氣不知不覺就起現行。有一些人造了業之后會后悔,我怎麼又造罪業?這算不錯的,造完之后就覺悟,就知道。有一些人造作之后不知道,不曉得自己在造業,這是非常可怕的事!

 

有一個方法確實能把一切業習都障住,「淨念相繼」。這一句佛號,一句接一句,絕對不讓一個妄念夾雜進來,你的身、語、意三業就清淨。這是非常好的方法。現在的念佛機,是我們念佛的最上增上緣,是真善知識。

 

有些同修告訴我:「我不念佛的時候還沒有妄念,愈念妄念愈多。」嚇得經也不敢念,佛也不敢念。跑來問我,他是不是著魔了?我告訴他:「不是著魔,是降魔。」當你不念經、不念佛的時候,你的妄念本來就是那麼多,你沒發現。現在發心要專心念佛、念經,才發現自己的妄念這麼多。不是念佛念經才有妄念,是念佛念經才發現有妄念。事實真相一定要知道。

 

我們念經念佛的目的就是把妄念斷除。妄念現前,不怕,一點關係都沒有,不要理它。把注意力放在佛號上,或者將注意力放在讀經上,妄念起來根本不要理會。這樣念久了,注意力集中,就是經上講的「一心」,本經講「一向專念」。你的心念專一,妄想就慢慢少,這就是功夫得力,功夫進步。到功夫真正得力的時候,你會感覺自己跟過去完全不一樣,能真正體會人生的幸福快樂;得到身心自在,煩惱少,妄想少,心地清淨,智慧增長。待人處世接物,從前總是處處犯過,犯錯;現在會做得恰到好處,做得面面圓融,你怎麼不自在!這是功夫得力時,必然得到的效果,也就是你現前所得的利益。如果還得不到這樣的利益,換言之,就是你念佛的功夫不得力。我們常講會念、不會念,會念的人得力;不會念的人不得力。

 

念到功夫成片的上品(功夫成片也有三輩九品),就得大自在。什麼大自在?生死自在。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想什麼時候去,就什麼時候去。不是念到一心不亂,是功夫成片就有這個能力。暫時不想去,再住幾年也不礙事。你住在這個世間決定不生病。換言之,能念到功夫成片(中上品的功夫成片),經上常講的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,這八種苦都捨離了。尚未到西方極樂世界,現在就沒有。從前身體不好,有很多怪病,念到功夫成片,身體好了,病也沒有了,也不需要醫生了,因為苦都沒有了。是不是佛菩薩保佑?不是的。佛菩薩要是能保佑,能讓我們沒有病的話,普通一個生病的人,他也應該保佑;他不保佑,還算什麼慈悲!

 

佛在經上跟我們說,佛不度眾生,佛沒有能力幫助你。誰度你?自己度自己,自悟、自修、自度。佛不騙我們。佛只是把理論、方法、事實真相跟我們講清楚、講明白,讓我們理解。理解之后自己覺悟,自己修行,自己度自己。這一定要認識清楚。所有疾病都沒有了,是什麼原因?用現代科學解釋,完全正確。他心地清淨,沒有妄想、執著,所以一切病苦就沒有。

 

佛在經上講的一句真言,要牢牢記住,佛說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我們這個身體也是一法,也是從心想生。你心想不健康,心想不清淨,你的身體自然會生病;你的妄想、執著若是很雜亂,身體也會生病。因為生理是由很多細胞,原子、電子排列組合的,方程式的排列有一定的順序。如果排列的順序非常自然,跟大自然完全一樣,身體就健康。假如排列的程序改變了,身體就會出毛病。這事我們很容易觀察到。

 

你看,一個人歡喜的時候,他滿身都有個舒服勁兒。平常怎麼沒有?他的心在一念歡喜的時候,全身的組織就重新做一次整合,跟平常排列不一樣。你有憂慮、瞋恚,排列又不一樣。當你一念不生的時候,心地清淨,此時排列才完全符合大自然的排列方式。這個方程式是百病不生!就是這個道理。所以,心地清淨的人,不學佛也不會生病。

 

很多不學佛的人,一生沒有聞過佛法,臨命終時清清楚楚,沒有生病,他曉得那一天要走。如果他學佛,求生淨土,還有什麼話說!無疾而終的,我們親眼見過。你問他有什麼本事?就是他什麼事都不關心。年歲大,家業成就了,交給兒女,他什麼事都不管;晚年專修清淨心,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修的是來生福。會修的人修來生福,有智慧的人現在就開始,不要以為還年輕,這世間長壽的人並不很多,你能保證自己長壽嗎?萬一短命怎麼辦?所以現在就要開始修,就要認真修學。

 

佛法,特別是淨宗,真的能讓我們離苦得樂,八苦都可以離掉。身心健康,清淨快樂,眼前就可以得到。來生果報之殊勝,真實不可思議!這麼好的法門,我們能不研究、能不探討嗎!

 

講到精進,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過失。佛門中早課是提醒自己,晚課是反省檢點。我今天一天從早到晚,處世待人接物有沒有動過惡念?有沒有說錯話?有沒有做錯事?發現過失趕快改正,明天不再犯同樣的過失。這樣早晚課才真正有功德,是真正做早晚課。如果沒有「提醒」,沒有「反省」,只是把經文念一遍給佛菩薩聽聽,這樣的早晚課就是造罪業。怎麼造罪業?早晨騙佛菩薩一次,晚上再騙他一次,天天騙,這個罪過將來就是墮三途。閻羅王抓去,判你下地獄。你說,我沒有罪,一生都念佛,都做早晚課,一天也沒缺。閻羅王點點頭,沒錯,你就是這個罪過,判你下地獄。什麼罪過?每一天騙佛菩薩,這罪過還不重!木雕彩畫的形像你都忍心欺騙,這個心很殘忍,罪過極重。

 

有幾個人曉得,一天改一個過失,改一個毛病,一年改三百六十個毛病。三年后,你不是聖人,也是賢人。可憐的是自己一身過失,自己完全不知道,還認為自己處處都是對的。看到別人都有過失,自己沒有過失,這就不得了。六祖說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。他只見到自己的過失,沒有見到世間人的過失。真正修道人,天天見自己的過失,這樣做才是真正「勤修善根」供養。

 

第六、「不捨菩薩業供養」。「業」是事業。菩薩的事業就是把佛法普遍推廣,介紹給一切大眾,讓一切大眾都明瞭。也就是教大家認識佛法、明瞭佛法,喜歡佛法,依照佛法修行,人人都成佛,成菩薩,這就是菩薩的事業。世出世間所有的事業,菩薩事業最偉大、最真實。世間所有一切都是虛妄的,《金剛經》講得很明白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。《行願品》講得更清楚,世間所有的一切,到你臨命終時一樣都帶不去。什麼東西能帶去?只有菩薩事業可以帶去,所以菩薩事業最真實。

 

簡單的講,菩薩事業即是自行化他,自己依照佛的教訓修行,再將佛法的功德利益到處介紹給別人。我們現前印送經書流通全球便是菩薩事業。現在科技發達,我們利用最新的科技,把錄音帶、錄影帶、電視、廣播、電腦,用在流通、傳播、弘揚佛法上,這些都是菩薩事業。建道場是菩薩事業,可是道場裡如果不講經,如果大眾沒有在一塊兒共修,這個道場不是菩薩事業。菩薩事業是覺悟眾生。「菩提薩埵」,中國人喜歡簡單,翻成「菩薩」,把尾音省略。這個字的本義,玄奘大師譯作「覺有情」,覺悟的有情眾生。所以「菩薩事業」是在覺悟有情眾生。我們教大家怎樣破迷開悟,這個事業就是菩薩事業。我今天特別這樣說法,是怕大家誤會。

 

或問佛教中超度亡靈,是不是菩薩事業?我們每天在一塊兒念經,甚至於打佛七、坐禪,是不是菩薩事業?答案是:如果沒有讓參加的人真正覺悟,依舊搞迷信,就不是菩薩事業。如果參與的人裡面,不能說全體覺悟,有一部分人能覺悟,便是菩薩事業。所以,講經是菩薩事業中最重要的一環。

 

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這是給我們作示範。釋迦牟尼佛沒有跟大家在一起打佛七?你們查《大藏經》,有沒有查到釋迦牟尼佛在什麼地方跟大家在一起打過佛七,打過禪七?沒有。佛陀在世,每天都跟大家講經說法,希望大家聽了覺悟。覺悟之后,理論、方法懂了,參禪念佛的修行,是你自己的事,自己回家修習。

 

提倡共修是在中國出現的,而且出現得很晚。唐朝中葉時,「馬祖建叢林,百丈立清規」。馬祖、百丈兩位法師提倡共修,在當時確實收到共修的利益,不少人成就。現代,我看共修大有問題,因為眾生的根性不一樣。這個時代眾生的根性不如唐、宋時代的人,說老實話,連明、清的人也比不上。

 

再說得近一點,現在台灣人已經比不上四十年前的台灣人,那時台灣一般老百姓心地真誠厚道。我剛到台灣的時候,路不熟,向攤子邊上賣東西的人問路,我問他,「我想到那裡去,路怎麼走?」他把攤子放下來,領著我,帶我一道去,真感動人。現在你去問路,已經沒有人理會你了,時節因緣不一樣!

 

現代人的心比不上四十年前的人心清淨,因為電視看多了(那時沒有電視),電視一天到晚給你染污的東西,染污你的精神,染污你的心靈,染污你的思想,染污你的見解。天天接受染污,諸位想想,你的精神、心理,比環境染污嚴重得太多。絲毫理性都沒有了,真誠也沒有了,全部被染污。現代電視、電影、廣播、雜誌、報紙,都是染污媒介的來源。現在真正講環保,就是把這些染污媒體全部取消,才能保護大眾身心的清淨。這些東西天天讓它這樣自然發展,要想清除染污,總沒指望!所以現在大家共修什麼?就是共同再來一次染污,達不到修行的效果。

 

我最近常常想,過去、現在那些自在往生的人,預知時至,沒有病苦,站著走、坐著走的,我有一個很重大的發現,那些修行成就的人都是自己一個人修,都不是共修的。共修裡沒有看到過這種現象,都是一個人修成的。這個發現很重要,提醒諸位同修,要想自己修行真正成就,一個人自修,不要跟人家一起共修。共修就會生煩惱,因為兩個人意見不一樣,見解不一樣,心怎麼會清淨?我要這樣,他要那樣。即使念佛,我木魚敲快一點,他要我慢一點,兩人就生煩惱。從前百丈、馬祖提倡共修,那時眾生的根性可以。現在我們這些人的根性不適宜共修,還是各人修各人的好。

 

我在達拉斯的道場很小,有幾位同修在那兒共修,是怎麼共修的?共一個道場,各修各的。用這個方法,也可以收到效果。共一個道場,大家彼此都看到,比較精進。年輕人看到年老的居士那麼用功,不大好意思懈怠、偷懶。年老的人看到年輕人那般修行法,自己覺得很差,彼此警策。可是各人修各人的。譬如拜佛,各人拜各人的,你喜歡拜得慢,就慢慢拜;你喜歡拜得快,就快快拜。道場不敲法器,這樣就不生煩惱。念佛,如果你用台中念佛的調,就出聲音跟著念。若不出聲音,你念得快也好,慢也好,自由自在,沒有人干涉你。經行、止靜,各隨己意,不受團體的約束。我喜歡坐著念,就坐著念;你喜歡經行繞佛,你繞你的佛,我念我的,不必大家一起。大家一起,收不到效果,會生煩惱。所以,我現在提倡的是共一個道場,各修各的,大家皆喜歡用這個方法。

 

每一個時代人的根性不同,環境不一樣,因此修學的方法也要隨時修正,才能得到真正的效果。這說明菩薩事業非常重要,在一切事業裡的確最有價值,最有意義。

 

第七、「不離菩提心供養」。「菩提心」有兩種說法,一是通途的說法,如《大乘起信論》講的「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」;《觀經》講的「至誠心、深心、發願迴向心」。另一說法,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說,「一心一意求生淨土,親近彌陀,即是無上菩提心」。這個說法非常確實,我們容易理解,也容易做到。真正發心求生淨土,親近彌陀,這個人才是真正覺悟。因為只有這樁事,你在這一生中決定可以做到。修學其他法門,這一生未必能成就、未必能得到效果。念佛法門是決定可以成功的。只要專依《無量壽經》,先把它念熟,然后再研究、理解它,最后完全把它做到,「如說修行供養」。

 

人生在世,一切活動歸納起來不外乎對人、對事、對物。我們每天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起心動念與《無量壽經》相應不相應?也就是說,佛在經上講的,我們有沒有做到?每一天拿這部經典(經典像一面鏡子),檢點自己心行有沒有犯過失?若犯,立刻就改正過來。天天改正,就天天進步,這就是不離菩提心。一念不覺,菩提心就失掉了。

 

「菩提」二字是梵語,直接翻譯,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。「覺而不迷」,就是菩提心。一念不覺就迷惑顛倒。念念都要覺而不迷,對人覺而不迷,對事覺而不迷,對物覺而不迷,這才是「不離菩提心供養」。

 

《行願品》裡講到供養,說了這七大類。每一類展開都是無量無邊。為什麼法供養勝過財供養?經上告訴我們,「以諸如來尊重法故,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,若諸菩薩行法供養,則得成就供養如來」。這是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》的幾句經文,說得非常清楚。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尊重法供養。唯有佛法才能真正幫助一切眾生,永脫輪迴,圓成佛道,所以一切諸佛皆尊法修行而成佛。學佛的人,如果對於佛法輕慢,豈不就是輕慢一切諸佛如來嗎?要是障礙佛法的流通,也就是障礙一切諸佛的弘願,這個過失就很重。諸佛之所以成佛,完全是如法修行而得來的。

 

由此可知,流通法寶的功德無量無邊。我們一個人在這一生中盡心盡力幫助諸佛流通佛法,就是圓滿功德。盡心盡力的去做,起心動念沒有想別的,就是想佛法如何流通到十方。現前怎樣把它流通到全世界,怎樣把佛法保持流通到久遠,我們起心動念想這個,不想別的。不僅流通這一宗,其他宗派的,我們同時流通,供養那些志趣善根不同的眾生。講經的講義、錄影帶、錄音帶,也不是專門流通自己的。只要是正法,他說得沒有錯,對於眾生修學有肯定的幫助,我們都流通。可是有一個例外,要是印上「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」,就不能流通。

 

現在有不少著作,甚至拷貝,都印著「版權所有」,這個我們就不能流通。這是他們自己障礙自己,這不是佛法。學佛第一要持戒守法,不可犯法。我看佛書的習慣是書一展開,先看版權頁,如果印上這八個字,這本書,我就不看。不管是什麼樣的大法師,我不看這種著作。有很多人問我原因,我說,他心量太小,他的著作不肯讓別人翻印流通,則他寫的著作大概可想而知,也就不必看了。如果能說「歡迎翻印」,我們基金會得到這個本子,自然將它大量印行流通全世界,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它的好處,得到他的恩惠。若有印上這八個字,我們守法,學佛的人決定不做犯法的事,絕對不翻印。

 

學佛要把心量拓開,不要念念想到自己的利益。自己利益太小、太短暫,一口氣不來,你的利益在那裡。自己的利益能享受幾時?愚癡到了極處!若能把佛法弘遍世間,流傳久遠,自然福德生生世世享不盡。甚至現在還有《大藏經》也印了「版權所有」,我就不曉得什麼時候釋迦牟尼佛、祖師大德把版權給他?古聖先賢留下來的文化資產,是要供養全人類的。希望我們同修能徹底理解佛菩薩的大慈大悲,自己一生學佛,不要做這種愚昧的事。

 

我們有一個心願,希望別人修得都比自己好,這也是菩提心。如果處處防止別人,深怕別人將來超過自己,這是迷惑顛倒的錯誤觀念,這就不是菩提心。菩提心是覺悟的心。所以,經文的結論是「菩薩行法供養」。真正修「法供養」,就是供養如來,供養諸佛的法身,供養諸佛的報身,供養諸佛的應化身,供養一切眾生。如是修行,才是真供養。

 

『晝夜相續,求生彼剎』,這句總結前文。我們聽到這部經典,受持、讀誦、書寫、供養,都要「晝夜相續」,念念不能間斷。以此功德迴向求生西方,沒有不如願的。「求生彼剎」,就是求生淨土。「發菩提心」,這兩樁事情非常重要,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,都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殊勝,諸佛何必勸我們?如果不是其他種種法門在一生中很難修成,諸佛又何必教我們念佛求生西方!這些很深的意義,我們都要能體會。佛勸我們的話要牢牢記住。「發菩提心」就是發最高的警覺心。

 

要知道,不生西方必定輪迴;既然輪迴就必定墮三途,這是無法避免的。墮三途,就太苦了。三途很容易進去,可是要出來就太難!所以在此,再一次勸我們要發高度警覺心。這不是兒戲,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。所以,印光大師常常把「死」字貼在額頭,常常想到「我就要死了」。死了怎麼辦?這個問題大,世間所有一切問題,沒有比這個問題更大。想解決這個問題,只有求生淨土。

 

發菩提心。持諸禁戒。堅守不犯。

 

這三句包括兩樁事,一是發菩提心,一是嚴持戒律。在大乘佛法裡,修學是以發心為首。菩提心要是不發,決定不能見性。大乘佛法是以「明心見性」為修學的目標。也許有些同修要問,見性有什麼好處?不見性又有什麼不好?一般淺顯的說,學佛的目的是「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」。這話大家很容易懂,尤其是「離苦得樂」說得很明白。苦從那裡來?苦從迷來的。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能徹底明瞭,這是一切苦痛的根源。樂從那裡來?樂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瞭,我們的思想、言語、造作就不會有過失。

 

『菩提心』就是覺悟的心。既然覺悟,與本性有什麼關係?我們今天講迷、講悟,全不離自性。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自性;自性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佛學名詞稱「諸法實相」;諸法實相就是「真如本性」。這一定要搞清楚。由此可知「覺性」非常重要。可以說,真正發了菩提心,這一生當中的修學決定有結果。結果雖然有大小不同,最低的結果,來生還能得人身。

 

迷了以后,無論修學那個法門,這一生都不能成就。我們從這個地方就能理解,不發菩提心,利害得失之大。即使以最殊勝的念佛法門來說(諸佛如來都說念佛法門最容易修學,最簡單、最容易、最穩當、最快速),不發菩提心即有障礙,這一生中決定不能往生。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,沒有菩提心的人就是迷惑顛倒,念這一句佛號,不是懷疑就是夾雜,就是間斷。這是迷惑顛倒的人。

 

真正覺悟,發菩提心的人,他一定做到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。因為他真正覺悟輪迴可怕,生死事大,這一生中一心一意就是想了生死出三界。「了生死,出三界」唯有這一條是最可靠的道路,他怎麼肯放棄,怎麼肯間斷!真正是現代人所說的,念佛功夫分秒必爭。

 

功夫不能相續,還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個人沒有真正覺悟。換言之,依舊迷惑顛倒,心量窄小,起心動念都想到自己的名聞利養,想到自己的得失利害,他完全只想這一世,沒有想到來生。這就是沒有菩提心。所以,這一句「發菩提心」,在這一部經從頭到尾,世尊的確苦口婆心,多次重複提醒我們,就是因為它太重要了。

 

發菩提心之后要持戒,『持諸禁戒,堅守不犯』。不持戒就不能得定,心就不能清淨。一定是「因戒生定,因定開慧」。小乘戒幫助我們斷妄想,斷煩惱,斷習氣;大乘戒幫助我們拓開心量,積功累德。因此,必須遵守戒律。戒律並不專指戒經裡的一些條文,如果把這些戒條看成戒律,範圍就太小。佛唯恐我們錯解他的意思,所以說「三聚淨戒」。經論上所有的戒條稱「律儀戒」,除此之外,佛說還有兩種。一是「攝善法戒」,一是「攝受眾生戒」,也就是利益有情的戒。佛雖然沒說條文,凡是於一切眾生決定有利益,就必須遵守。不能說戒條裡沒有,就可以不必遵守。戒律條文中沒有,也要遵守,因為它符合戒律的精神。戒律的精神是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。因此,將戒律的精神推廣,國家的法律,社會的道德,乃至於風俗習慣,凡是對人對事對境善良的因行都要遵守,否則你就錯解佛的意思。

 

佛法的精神、義趣是無所不包,我們一定要懂得。言語是有盡、有範圍的,有許多言語是達不到的。時空也有限制,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講經說法只四十九年,時間不長。許多事相的細節,佛沒說到;佛只講原則、原理。要把這些原理、原則用在我們日常瑣碎的事務上,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。開經偈說,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不能錯解佛的意思。這是持戒,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「守法」。

 

學佛的人第一要學「守法」,佛的一切教法,我們要遵守;世間種種法規都要遵守。現代世界由於資訊發達,交通便捷,我們常常到國外旅遊。真正守法的人,無論在那一個國家、地區,當地的人民都喜歡你。你守法,而不犯法,就受歡迎。連這個世間都能得這樣殊勝的效果,何況出世間。學佛要從守法做起。

 

饒益有情。所作善根。悉施與之。令得安樂。

 

這四句是「眾善奉行」的發揚光大,這是菩薩心。諸佛菩薩念念之中,就希望能『饒益有情』,希望一切有情眾生都得利益。「有情」包括九法界,上自菩薩、緣覺、聲聞;下至六道眾生,都稱有情眾生。不但令得利益,而且令他得最豐饒的利益。「饒」就是最富的、最多的、最好的利益。菩薩常常存這樣的心,時時有這個念頭。因此,起心動念,一切作為都是為了利益眾生,希望一切眾生能得到真正的安樂。

 

我們今天發心學佛,這些有沒有做到?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要做到。若做不到,念佛沒有用處。每一天念「發菩提心」,我的菩提心發了沒有?天天念,菩提心還是沒發。天天念持戒,戒還是沒持。天天念「饒益有情」,還是自私自利,這怎麼行!

 

《觀無量壽佛經》是大乘經,與《無量壽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合成淨土三經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修淨土的人,最初方便須從「三福」修起。真正認識「三福」,真正理解,發願認真修學,可以說,你的心覺悟,即是菩提心。

 

三福即是戒律。第一教你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這是不是淨戒?確實是的。一定要做到,對於父母要孝養,對於老師要尊重,尊師實在是為重道,孝親尊師就是「饒益有情」。有些人說,這是我自己各人修的,與一切有情眾生有什麼關係?殊不知關係很大!你真正能做到,則是一切眾生的好榜樣,自然教你一家人,教你一族人,教你的鄰里鄉黨。這樣輾轉擴大,是不是饒益一切有情眾生?諸佛菩薩全是這樣修行成就的,我們決定不能疏忽。

 

今天這個世界是亂世,有史以來沒有現在局勢這樣的混亂。如果要找這個混亂的根源,就是大家把諸佛菩薩聖賢人的教訓捨棄。現代社會普遍的不孝父母、不敬老師;世間所提倡的是殺、盜、淫,如此社會怎麼不亂?佛菩薩大慈大悲,救苦救難,我們要是只望佛菩薩來救,是沒用處的。必須把自己變成佛菩薩,來拯救這個社會。從那裡救起?從「孝親尊師」做起,興起一個帶頭作用,模範的作用,做給別人看,這是身教。這就是弘法利生,就是勸導一切有情,給他最豐饒的利益。

 

三福第二: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。台灣學佛的人很多,而北京黃念祖老居士說台灣沒有修行人。我們聽了,會不會覺得他說得太過分?如果用《觀經》三福的標準來看,就曉得他說得並不過分。三福第一條,孝親尊師、慈心修十善業,是世間法,不是佛法;第二福才是佛法。佛法從那裡學起?從「三皈」學起。我們有沒有修「覺、正、淨」?如果這三個字都沒有,則人家講的就沒錯,台灣沒有修行人,沒有佛法!

 

真正修行人念念皆是「覺、正、淨」,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。「覺」是指心地清淨光明,覺而不迷;「正」是講思想見解正確,沒有錯誤;「淨」是身心清淨,淨而不染;不但心清淨,身也清淨。佛法修的是這些。這是三自皈,從這裡學起。沒有三自皈,決定沒有五戒;五戒十善是建立在三自皈的基礎上。一些學佛的同修,專門見別人的過失,心怎麼能清淨,思想見解怎麼不邪?既然邪,當然是迷惑顛倒。他學什麼佛,修什麼行?他修的是迷、邪、染。已經迷、邪、染得夠深,還唯恐不夠,天天加速度的修迷、修邪、修染。這是我們真正要認清的,不能不覺悟。

 

佛法在中國有十個宗派,無量法門修什麼?都是修「覺、正、淨」。「覺、正、淨」圓滿就成佛了。你只要認真修學,天天有進步,即是真正的佛弟子。凡是搞迷、邪、染,自稱佛弟子的,罪過就更重。因為他冒充佛弟子,心口相違,心裡迷、邪、染,口中還說覺、正、淨,還搞這一套,自欺欺人(心與口不相應是自欺;還以佛法欺騙一切眾生是欺人)。真正有智慧,真正明白人看得清楚,瞞不過他們。一般愚癡的眾生會被欺騙;明白人不會被騙。

 

第三福是大乘人修學的基礎。淨宗屬於大乘。不但是大乘,古德推崇淨宗法門乃是大乘中的大乘,一乘中的一乘。究竟圓滿的法門,當然要三福具足。第三福又以第二福為基礎,可見沒有前面的基礎,第三福是決定得不到的。

 

第三福的第一句「發菩提心」;第二句「深信因果」。這一句我也跟同修們講得很多。今天世間一般人,我們不說他,只說學佛的人信不信因果?很少人真信!口裡信,心裡卻不相信。因為心裡如果真正相信因果,他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一定很謹慎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依然是破戒,依然造一切罪業,怎麼會相信因果?他不相信,就沒法子。

 

此處所說的「因果」不是普通的因果,是成佛的因果。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是說無上殊勝的「因果」。許多菩薩都不知道。這是指本經,實在講就是指念佛法門。因此,此地講「饒益有情」,真正做到饒益有情,就是把這個法門、這部經典,以善巧方便介紹給一切眾生,勸導一切眾生依教奉行。這樣做,饒益有情,你就百分之百的做到了。

 

介紹其他法門給一切有情,雖然也是饒益有情,但並不圓滿。因為他在這一生,未必修得成功。縱然修成功,一生中沒有辦法成佛,沒有辦法不退。唯獨念佛法門,往生不退成佛,一生當中就辦完了。這才是名符其實的饒益有情。我們對這個因果深信不疑,憶佛念佛才真正做到不間斷、不夾雜。無論在什麼環境裡,順境也好、逆境也好;無論與什麼人相處,善人也好、惡人也好,這一念求生的願望決定不間斷,心裡這一句佛號念念相續,決定不受影響。口裡可以不念,心裡在念。有時遇到逆緣,你念佛號,他聽了不順耳,誹謗你。我在心裡念,口裡不念,恆順眾生、隨喜功德,這是念佛法門殊勝之處。

 

「讀誦大乘」,「大乘」就是指本經《大乘無量壽經》。這一部經如古德所說,是「如來正說,稱性極談」。這是善導大師講的兩句話,非常正確。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,他的話就是阿彌陀佛所說的。他跟我們講,「如來所以興出世」,這是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,以佛的身分出現在世間;「唯說彌陀本願海」,就是要把《無量壽經》念佛往生不退的第一殊勝法門,介紹給一切眾生,為大眾宣說這個法門。他出現在世間就為這一樁事。既然如此,釋迦牟尼佛在世四十九年,天天講《無量壽經》就好了,何必講其他的經典,講得那麼多?這真是佛慈悲之處。

 

若有眾生不歡喜念佛法門,不願意接受,而歡喜另一個法門;佛遇到這樣的眾生,只好應機說法。雖然說無量法門,佛的真實義,還是從一切法門慢慢的誘導他入淨土法門。所以淨宗《無量壽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,古人常說是「千經萬論,處處指歸」。這就是佛的善巧方便,誘導你入淨土法門,可見念佛法門確實是如來正說。我們果然明白,果然覺悟,「讀誦大乘」,就曉得是指此經,這一點都不假。

 

末后教我們「勸進行者」。「行者」不是指普通人,是指一切學佛的人。所有學佛的人,我們都要以這個法門勸他。他能聽,很好;他能接受,恭喜他,他一生成就。他不能接受,也沒有關係,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,彌陀的種子在他的阿賴耶識裡種下。這都是真實的利益。

 

《觀經》「三福」,佛說這是三種淨業正因。經上講得很明白,「三世諸佛,淨業正因」,這一句非常重要。三世是指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一切諸佛修學從那裡學起?皆從三福學起。我們沒有做到,就不算是修行。一定要真正做到,把這個善根功德迴向法界眾生同享,即是相應。迴向真正的作用,是拓開心量,恢復本心。本心心量之大沒有邊際。現在我們心量太小,用這個方法恢復。三福與此處所說的,義趣相同。

 

憶念西方阿彌陀佛。及彼國土。

 

這是「憶佛、念佛」,我們要學,要真正做到。有情眾生都有思想,所以就有情識。假如不想佛,不念佛,所有其他的思想都不是純正的,尤其是六道眾生。《地藏經》講得很明顯,「閻浮提眾生,起心動念無不是罪」。你起心動念造的是什麼業?三途罪業。起心動念都是貪、瞋、癡、慢,不是好念頭。我們常常要反省,常常要檢點,改過自新,才是真正修學。

 

我勸同修,早晚課誦念《無量壽經》。因為佛門一般課誦本,是古德所編的,那個時代的人得利益;現在我們念,已是不得力,念了是白念。我勸同修們,早課念本經的第六品四十八願。念了之后好好想想,我的心、我的願、跟阿彌陀佛一樣不一樣?跟他比ㄧ比。每天比照一次,比久了慢慢就接近,這就得利益。早課得的利益,是與彌陀同心、同願。晚課念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這六品,佛把我們的過失、病根都說出來。念了之后,反省反省,我有沒有犯這些過失?如果有,趕緊改過來,希望與阿彌陀佛同解、同行。「業」是事業;「行」是行為。我們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造作能跟阿彌陀佛相同相應,這是修行,即『憶念西方阿彌陀佛』。「憶念阿彌陀佛」,不是口念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……」口念阿彌陀佛,一句接一句,心裡還想壞點子,這不是念佛。念佛是把一切妄想、分別、執著都念掉,才是真正念佛。

 

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講一切眾生的過失、毛病,我們用念佛的方法把它斷除,稱為「念佛」。經上所講佛菩薩無量的功德,全是自性的功德。我們用念佛的方法,將自性功德逐漸恢復,這是「憶念西方阿彌陀佛」,是這樣念佛的。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才曉得念佛人多,可惜念得不相應。這就是李老師說的「一萬個念佛人,難得三、五個往生」。因為往生的人這麼少?就是大多數念佛人皆不相應,只是把這一句名號當歌來唱;什麼意義,他不曉得。

 

會念的人念阿彌陀佛,逐漸把自己變成阿彌陀佛。怎樣把自己變成阿彌陀佛?就是依這一本《無量壽經》,全都做到了,自己就變成阿彌陀佛。與阿彌陀佛同心、同願、同德、同行,這樣的人那有不往生的!因此,我們念頭起來的時候,想西方極樂世界,想阿彌陀佛,不要想別的;想別的,都是造六道輪迴業。你想好事,將來生三善道;你想惡事,將來墮三惡道。假如我們知道事實真相,曉得「心想」可怕;我們念頭一轉,起心動念都想阿彌陀佛,都想《無量壽經》。

 

『及彼國土』。「國土」就是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講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。我們想這些,不可以胡思亂想。依照佛所說的想,就是對的;如果與經上講的不相應,就是胡思亂想。這一段是補充前一品「上輩往生」修學的重要條件。佛不能細說,只說幾個重要的綱領,補充前面的因行。歸納起來,這一段講了六樁事。

 

第一、直截了當教我們「受持本經」,即受持《無量壽經》。經上講得很清楚,「聞此經典」就是指《無量壽經》,指受持本經。

 

第二、勸我們「求生淨土」,就是發願往生。

 

第三、要我們「發菩提心」。「菩提心」在此簡單說,就是要有高度的警覺心,我們這一生才有出離三界,往生淨土的希望。高度的警覺心就是對這個世間不留戀,不貪戀。這個世間的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都不能貪著。因為這個世間一切都不是真實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應當放下。身體還沒有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,記住一個原則,隨緣不攀緣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記住佛在經上給我們的教訓,要善護三業。「善」是以善巧方便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,不要犯過失,不要再造業。

 

第四、教我們「嚴持戒律」。

 

第五、教我們「饒益有情」。

 

第六、教我們「憶佛念佛」。這六樁事非常重要。

 

下文是講果報,我們略略的提起就行,前面已講得很清楚。

 

是人命終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。

 

此人命終的時候,佛來接引他;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色相莊嚴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。

 

生寶剎中。

 

「寶剎」是指西方極樂世界。無量眾寶所成,故稱寶剎。

 

速得聞法。永不退轉。

 

往生的果報,前品講得詳細。修行的業因,這一品講得詳細。所以,這兩品要合起來看。我們再看下一段,是補充中輩往生的因行。

 

復次阿難。若有眾生。欲生彼國。雖不能大精進禪定。盡持經戒。

 

我們前面讀過中輩和上輩,在「緣」上差一等。沒有殊勝的緣分,縱然想做,俗話講「心有餘而力不足」,他的障礙多,所以『不能大精進禪定』。這是關係大眾的福報。我們真正發心想修行,沒有道場,找不到場所。即使有場所,也沒有如法的善知識領導我們修行,沒有善友來護持道場。一個真正道場的緣,的確相當不容易具足。

 

真正修行的道場,以古德的標準,精進佛七的人數不能超過十位。超過十人,主七和尚的精神就照顧不了。像教學一樣,一位老師教十幾位學生,他會整個精神貫注,學生都能教得好。學生的行為,一舉一動都照顧到,指導他,糾正他。學生的作業,他會很仔細的批改。不但批改而且講解,因為他有時間。如果這個班級有五、六十位學生,老師一點辦法都沒有,超過他的精力。

 

我念書的時代比起現在學校念書,我算是有福報的。那時,師資水準比現在高,科技則是不如現在,但是過去在國文方面,老師的程度比現在高,而且學生少。記得我從小念書一直到離開學堂,班上的學生沒有超過二十人,都是十幾人。教室也不大,桌子只有幾張,所以老師教得很親切,師生的感情非常好。不像現在一班有五、六十人,真熱鬧!

 

打佛七也是如此,真正好的主七師精神貫注,每一個人用功的程度,主七師都知道。像這樣殊勝的法緣,就很不容易遇到。尤其是現代人修行,比從前人難。從前人確實有一點道心,照顧自己,不大願意看別人。現代人專門看別人毛病,共修就不能成功。共修最基本的原則是「決定不見他人過」。如果看到別人的過失,共修便不能成就,不如自己一個人關在房子裡「老實念佛」有效果。所以,現在這個時代,共修不如獨修好。

 

獨修的人有成就,共修的人沒有成就,原因是意見不合,見解不同,煩惱很多。通常大家在一塊兒,維那悅眾的法器敲錯一下,大家都生煩惱,眼睛都瞪起來,道心完全沒有。本來心清淨的,立即就不清淨,就生煩惱,這怎麼能共修!大家在一起,反而破壞修學。每個時代,不同的根性,不同的生活環境,修學的方法要斟酌。世尊當年在世是共學獨修,講經說法大家都來,在一塊兒學,研究討論在一起,修行就是各人修各人的,是獨修沒有共修。我看現代與釋迦牟尼佛當時有點兒接近,要提倡共學獨修。各人單獨修行,不要兩個人在一起鬧意見,搞是非。這就是他的緣不如上輩,但是他必須做到:

 

要當作善。

 

一定要斷惡修善,這很重要。佛在此地提出修十善業,這是斷惡修善的標準,中輩往生的人一定要做到。

 

所謂一不殺生。

 

不殺生的境界很廣,也很深,必須深入《十善業道經》,才能把十善業真正搞清楚搞明白。在戒律裡,《沙彌律儀增註》對於五戒就講得很詳細,大致上十善都包括,可以參考。一定要明瞭、清楚,我們才能做到。做不到,中輩往生就沒有分,這件事不可以疏忽。戒經,過去我們曾經講過幾次,隔很久了,將來有機緣,《沙彌律儀增註》有再講的必要。因為常講的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」,至少要做到五戒十善,其他的做不到,是自己根性不夠。

 

一定要做到,五戒十善,要想做好,一定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對於戒體、戒法、戒相、戒行一定要明瞭,每一條戒裡,開、遮、持、犯也要清楚,知道在什麼時候、什麼狀況之下,應該怎樣受持,也就是應該怎樣作法。

 

二不偷盜。三不淫欲。

 

這三條就是「身三」。偷盜戒的範圍非常廣,也很細微,相當不容易做到。「偷盜」,佛經上的解釋是「不予取」。物有物主者,主人沒有同意,你把它拿來,就是犯偷盜罪。偷盜罪裡有個人的,私人的物品;你偷盜,是對一個人結罪,將來償債只對一個人。如果所盜財物是屬於公共的,譬如台北市政府的財物、公共設施,你要是盜取,或者把它破壞,結罪就廣大,是要向全市市民結罪。因為這財物是全市市民納稅建設的,這個罪過就大。假如設施是國家所有的,罪就更大,要向一國人結罪。一般人不知道,往往說公家的東西,沒有關係,佔點便宜。他不曉得侵佔罪是很重的。

 

最重的罪,是盜三寶物,也就是寺院裡的財物,你要是侵佔,這個罪最重。因為寺院是十方道場,也就是盡虛空遍法界,所有出家人都有分。所以,他結罪不只一寺常住,不是一個出家人,也不是全世界的出家人,而是盡虛空遍法界。他方世界都有佛菩薩,都有出家人,寺院財物是公共的,盜取結罪就麻煩了。佛常常講,侵佔偷盜常住物,佛不能救,必墮地獄。常住物是十方善信供養,一針一線都不可以偷盜。供養的目的何在?是讓這些出家人修行證果,他就有福。如果這些人將來都墮三途,不就冤枉嗎?這就是辜負信眾。他辜負信眾倒也罷,將來還得還債。這是佛門中常說的,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須彌山;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還」。這說明修學不如法,要墮三途,地獄罪受完之后,到餓鬼道受罪;餓鬼道罪受完,再變畜生來還債。你欠施主多少的債,都要還。這個事很麻煩,所以出家人,若不能把一切妄想、雜念捨棄,專心念佛求生淨土,那就等著還債。

 

四不妄言。

 

「妄」是欺騙。所說的話不真實,此有兩種情形:一是存心騙人,另一種是道聽途說,也屬於妄言。事實真相沒搞清楚,聽別人說的,是謂謠言。話愈傳愈訛,愈傳與事實愈不相符,這是妄語。「妄言」的罪過要看大眾受害程度的淺深、廣狹而結罪。假如對於眾生傷害很大,這妄語罪就重;傷害一、兩個人,罪過比較輕。還有受害的程度,縱然是一個人受害,如果這個人為這樁事耿耿於懷,念念在心,非要報復不可,這妄語罪就重。因為造成冤冤相報。所以,妄言的罪過非常之重,尤其是事實真相沒搞清楚,絕對不可道聽途說。一個真正修行人,與自己不相關的事,何必打聽,何必追根究底。古德常說,知事多時煩惱多,何必要知道那麼多事!

 

真正修道人,不看報紙,不看電視,不聽廣播。因為不需要知道這些事,我們自己的心才能清淨。現在世間人有很多業障非常重的,不但報紙天天要看;電視、廣播天天聽;還到處打聽這個人怎樣,那個人怎樣。不打聽人好的,專打聽他有什麼毛病,有什麼罪過,專搞這個,這樣的人必墮地獄。因為心裡充滿邪惡,沒有一點善念,他怎麼不墮地獄?非常可怕!喜歡聽信謠言,傳播謠言,天天造罪業。所以,佛講善護三業,第一句就說口業,把口業列在第一位。

 

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」。常常想想,我們有沒有犯?每天做晚課的時候,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有沒有造口業。

 

五不綺語。六不惡口。七不兩舌。

 

「綺語」是花言巧語,欺騙眾生。「惡口」是說話粗魯。「兩舌」是挑撥是非。這是言語的三種過失。亦以影響廣狹淺深,果報甚苦難思。

 

八不貪。九不瞋。十不癡。

 

貪、瞋、癡是三毒煩惱。反過來,即是不貪、不瞋、不癡。「貪」是非分的希求,慳是捨不得布施,也是貪的一部分。「瞋」是瞋恚。「癡」是於一切人事物的真相不了解,完全看錯、想錯、解錯,是非顛倒,善惡莫辨,這是愚癡。「不癡」就是有智慧,樣樣清楚,樣樣明白。

 

經文至此是第一段,教我們修十善業。

 

如是晝夜思惟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。種種功德。種種莊嚴。

 

這是教我們晝夜念佛,念「佛的功德」,念「西方世界的依正莊嚴」。我教大家首先將此經熟讀三千遍的道理在此,經文若不熟,則不能憶念思惟,隨文作觀。

 

志心歸依。頂禮供養。

 

「供養」前面已經說得很詳細。「志心」是真心、一心。「歸」是回頭。我們學佛從一切法門回頭,專依「淨土法門」;從一切經論回頭,專依《無量壽經》;從前念很多諸佛菩薩,也要回頭,從今以后專念「阿彌陀佛」,這才是『歸依』。總而言之,要皈依一尊佛、一個法門、一本經。這才能成就,心就定了,不會再散亂,確實有依靠。

 

是人臨終。不驚不怖。心不顛倒。即得往生彼佛國土。

 

這是中輩往生。經文跟我們提了三項:第一、修行十善;第二、晝夜念佛;第三、志心皈依、頂禮供養。這是補充中輩往生的修因。

 

若多事物。不能離家。不暇大修齋戒。一心清淨。有空閑時。端正身心。絕欲去憂。慈心精進。

 

經文從這裡說明下輩往生的修因。下輩往生的業緣,比中輩又差一等,也就是我們常講,他們的業障比前者重。縱然自己想修,障緣很多,事多煩惱多,障礙他不能放下專修。

 

『不暇大修齋戒』。「暇」是指空閒的時間。生活艱難或因工作忙碌,抽不出時間修行齋戒。現代工業社會,比農業社會忙碌很多。從前農業社會,差不多在秋收之后即是休閒期。所以,過年從十二月八日至二月二龍抬頭之后,才開始工作。不像現在,過年的假期也只有三天,頂多五天,從前幾乎有一個半月的休假。有許多人利用假期到寺院修行。一年之中若無長假,沒有更多的時間,顯示他的工作繁重,生活壓力很大,沒有時間「大修齋戒」。

 

「大修」至少是七日,通常講打七,禪七也好,佛七也好。七天以上,一個七,兩個七,三個七,乃至七七,甚至十個七連著,即是「大修齋戒」。「齋戒」是指一般的修行,參禪也是齋戒,念佛也是齋戒。不一定是持齋、持戒。甚至學教的人,在一塊兒研究討論也是齋戒。因為「齋」是指身心清淨;「戒」是如法,一切如理如法修學,都是戒。這兩個字的含義非常深廣。

 

「齋戒」就是修行,目的就是一心清淨,定慧雙修,這是修學的目標。若沒有時間「大修齋戒,一心清淨」,佛告訴我們,必須找出空閒的時間,無論再短暫,也要把握,有一天空閒就好好的用一天功,有兩天的時間就用兩天功。在工業時代,這種短期的休假是常有的。譬如外國,一個星期工作五天,休息兩天,兩天休息的時間,不可能都去念佛,因為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整理家裡的環境,並補充食物,他們習慣是一個星期買一次菜,多是在假期採購。至少要用一天的時間做這些,還可以有一天的時間念佛修行。這是教我們要把握住時間,好好利用。

 

下面三句,我們要牢牢記住,這是修學的基本態度。

 

『端正身心』。身心究竟怎麼端正,后面還有詳細的經文解釋。『絕欲去憂』。「欲」指外境的誘惑;「憂」是內心的貪癡。「絕欲去憂」就是《金剛經》說的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。「絕欲」就是不取於相,對外面的境界不執著。「去憂」是心裡的貪、瞋、癡、慢、妄想、牽掛不起現行,把它控制住。這樣才能使身心得到清淨。

 

『慈心精進』。不但度生要慈悲,度自己更要慈悲。不精進就是對自己沒有慈悲心。當然這裡的含義是雙關的,境界也更廣大深遠。廣義的說,對一切人要慈悲,對自己一定要努力精進。

 

下面舉兩個原則。第一、教我們修行世間的善法。經文很長,裡面有很多句。

 

不當瞋怒。嫉妒。不得貪餮慳惜。

 

此二句概說六道眾生與生俱來的煩惱,這些煩惱對修學是很大的障礙。念佛人的目標是「一心不亂」。為什麼得不到?一心不亂最淺的「功夫成片」。我們今天也做不到,原因就是有這些障礙。修行沒有別的,無非是把這些障礙清除而已。第一障礙就是「瞋恚心」,這是最大的障礙。佛在大乘經上講,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障礙都來了,都現前,所以要警覺。我們常講「境緣」,「境」是物質環境;「緣」是人事環境。環境再不如意,都不能起瞋恚心,須明瞭其中事理因果。起瞋恚心,障礙不了別人,實在只是障礙自己。

 

第二是『嫉妒』。嫉妒是瞋恨的一種,見到別人超過自己,心裡就不痛快,這也是俱生煩惱。很少人沒有這種煩惱。學佛的人看到別人勝事,心裡不痛快,立即要覺悟。我的嫉妒心起來,破壞自己的清淨心,障礙自己的覺、正、淨。這就是魔障。煩惱起來,心裡很不痛快,自己在受折磨。受折磨就是「魔」,就是這些障礙讓自己受折磨。魔障在那裡?這些都是魔障。外境的魔不可怕,可怕的是心裡的魔,所謂「煩惱魔、五陰魔」,最為可怕!果然能絕欲去憂,外境的魔再多,力量再大,對修行人也無可奈何。所以,內要清淨,嫉妒心是很大的障礙。

 

佛教我們隨喜功德,「隨喜」能破除嫉妒;「忍辱」能對治瞋恚。隨喜的功德,與別人所做的殊勝功德一樣大。把他人所做的殊勝功德,變成自己的功德,這是聰明人,是真正有智慧的人;而不是看到別人做功德,自己造罪業。所以,要學隨喜!見到別人的好事,我要讚歎,並且盡心盡力協助把他的好事發揚光大。

 

舉例說,夏蓮居居士集結《無量壽經》是好事,這真是大功德。有些人看到,知道這個本子好,心裡不服氣,偏偏要反對,要駁斥,障礙流通。看到別人讀,就說「幹什麼念它,它是會集本,為什麼不念原譯本」?說得似乎有道理,這是嫉妒。若把嫉妒換成隨喜,我們讀這部經,印這部經,講這部經,把夏蓮居的功德全變成自己的功德,這就對了。黃念祖居士為《無量壽經》寫註解,辛辛苦苦花了好多年。我們不費吹灰之力,把他的功德又變成自己的功德。我們把他的《註解》大量的翻印流通,即是把他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,這稱為「隨喜功德」。他的功德沒有減少,我們的功德天天增上,彼此互相增長,利益一切眾生。人一定要有智慧;沒有智慧,在日常生活中決定造罪業。

 

第三是「慳貪」,貪、瞋、癡裡的貪。「貪餮」,「餮」是指貪吃。人之好吃,也是與生俱來,不要學的。你看外國人到中國來,吃到中國菜,你問他好不好吃?他一定讚歎,非常好吃。到台灣來沒有別的享受,吃是他最大的享受,也是他一生永遠忘不了的享受。不可以貪吃,除此之外,所有的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都不可以貪,乃至於佛法也不能貪。學佛的人,把世間法捨了,貪求佛法,還是錯誤。佛教我們斷貪心,不是教我們換貪的對象。換對象沒有用處,必須要斷貪心。

 

「慳」就是一般人講的吝嗇,自己有的,捨不得布施。這也是很大的障礙,障礙自己的福慧。前面講的瞋恚、嫉妒,是福慧重障,特別是障智慧,礙清淨心。慳亦障福慧。佛在經上常常教我們,六道眾生迷失自性,福慧從那裡來?皆是修得的,不是性德。見了性,其福慧是性德,那就大。沒有見性的人,這一點福報是修來的。

 

佛告訴我們,「財富」是每一個有情眾生都希望得到的。財富從那裡來的?是從「財布施」得來的。你愈慳貪,就愈不肯布施。換言之,你這一生修財富的這一條路斷了。這一生所得到的財富,是你過去生中修財布施的果報。這一生再不修因,則這一生的福報享完,來生就苦。來生縱然得人身,沒有財富,一生貧窮。我們若不願意過貧窮的生活,就要曉得修因,修財布施。財布施人人都可以修,不一定是有錢的人修財布施容易,沒有錢的人修財布施難。

 

修財布施,往往沒有錢的人比有錢的人修得多,修得圓滿。一個有錢的人,家裡億萬財產,現在大陸鬧水災,捐一千塊錢、一萬塊錢,真是九牛一毛,微不足道。一個低收入的人,一個月只收入一萬塊,他捐一千塊錢,是他一個月的十分之一,照比例來說,比富翁布施的,多得太多。往往窮人布施的功德圓滿。所以,窮人來生就變成富人;富人來生就變成窮人。這就是風水輪流轉,老天公道,不可能富的永遠富,貧的永遠貧。世間財富是這麼來的。

 

「聰明智慧」,也是每一個人希求的。人都不願意笨頭笨腦,都喜歡自己很聰明。聰明智慧是從「法布施」得來的。無論佛法或者世間法,一定要盡己所知,傳授給別人,不必保留;不要怕別人將來超過我,我得留一手,則是吝法。吝法就得愚癡的果報。一定要全心全力教導別人,得來的果報就是聰明智慧。

 

「健康長壽」,定是眾生非常樂意得到的。健康長壽的因是「無畏布施」。佛門提倡放生,佛家戒律第一是不殺生,放生跟不殺生都是屬於無畏布施。令一切眾生永離恐怖,離開憂慮,離開苦難,這稱為無畏布施。我們能幫助別人脫離困難,得到平安,這一種布施就得健康長壽的果報。我們應該怎麼做?剛才說的持「長齋」,素食、放生是一種。其次對於老、弱、貧、病要特別照顧,隨時遇到,盡心盡力的幫助他們。不要以為這是小事,殊勝的果報不可思議!常常幫助病人,自己就不生病;常常幫助老人,自己就不衰老,年歲雖大,體力跟年輕人一樣。

 

過去有不少同修見過台中李炳南老居士。老居士年歲很高,九十五歲都不要人伺候,走路也不需要拐杖。他健康長壽,是無畏布施的果報。他以佛法,以醫術幫助許多老病之人,所以他自己得這樣殊勝的果報。萬萬不可嫌棄老病。嫌棄老人、病人,將來自己生病,年歲老了,年輕人就嫌棄你。果報就是這樣,種什麼樣的因,就得什麼樣的果報,因緣果報,絲毫不爽。所以,佛教我們『不得貪餮慳惜』。

 

佛教我們認識自己的切身利益,要想得財富、智慧、健康長壽,要修因。知道怎麼修法,這樣殊勝的果報,人人都可以得到,問題就看自己肯不肯修。什麼人修,什麼人就得到,《了凡四訓》就是最好的例證。

 

不得中悔。

 

「中」是中途;「悔」是后悔。此句是指學佛斷惡修善,果報決定不虛,但不是在明天。今天修,明天就得果報,那有那麼快的事?有人修了好多年,還得不到好的果報,心裡就懷疑,就后悔。此是不明事理,應當深入大乘,自然理得心安。

 

不得狐疑。

 

果報沒有現前,於是懷疑、后悔,就大錯特錯。對於這一樁事,我想許多同修都有疑問。我初學佛時也有。我們既然斷惡修善,修了很久,怎麼果報還不現前?這個疑問我沒說出來,而老師知道。當時指導我的是章嘉大師,他曉得我有這個疑問。所以他告訴我:「你依佛法修學,如法修行,果報沒有現前,是因為你自己有業障,有障礙;必須把業障消除,果報就現前」,這才了解其中理事是怎麼一回事。

 

業障怎麼消除?普賢菩薩教我們「懺悔業障」,也就是一般所謂的「修懺悔」。怎樣修懺悔法,是不是拜《梁皇懺》,或者拜《水懺》?現在拜懺風氣盛行,也有《淨土懺》,還有《地藏懺》,多得很!幾乎每一個法門、每一部經論都有懺法。這些懺法,實在講是有效果的,但是,如果不是如理如法的修學,往往拜了不管用。我想在座的同修,不少人都拜過懺,你們的業障有沒有懺除?我看不但沒懺除,恐怕愈拜業障愈多。原因在不如法,只是照著樣子拜,內容、精神完全不知道,這樣拜,收不到效果。

 

大師告訴我,懺除業障的方法是「改過自新」,說得很淺顯、很明白。多想想自己的過失,多省察自己的毛病,發現之后就改正過來,這才是懺除業障。業障懺除之后,真是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這是章嘉大師教我的。所以,對佛法的修學,千萬不能懷疑,不能后悔。這是一般的說法。如果講到無比殊勝的,就是把所有的經論都捨棄,專依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這一生中決定成就。這才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化眾生的真實義。

 

如果遇到一些人對你說,「這一部經就能成就,靠不住!自古以來祖師大德,那一個不是博學多聞?」我們若聽到這話,心裡動搖,覺得人家講的沒有錯,還舉出許多例子,就連印光大師也不例外。印祖年輕的時候,在藏經樓住三十年,《大藏經》看了多少遍,也不是專學一部經。我們聽了這話怎麼辦?心裡懷疑,立即就后悔,大概自己是學錯了。

 

如果聽到這些話,決定不懷疑,不后悔,還是一部經學到底,他就對了。因為那些念一句「阿彌陀佛」站著往生的人,什麼都不會,甚至有的連一個字都不認識。那些人能預知時至,站著往生,功夫絕對不在祖師大德之下。許多祖師大德往生的時候,瑞相還不如他們。單單靠一句阿彌陀佛都能成就,何況一部經,還有什麼疑問!「不得中悔,不得狐疑」,確實就是指這一樁事。一生念一部《阿彌陀經》,念一句阿彌陀佛往生的人太多了。

 

最近四十年來,在台灣地區就見到許多。這些人現身說法,在三轉法輪裡作「證轉」,他為我們作證據,作證明。各位要知道,博通經論是上根利智的人,學許多的經論法門,最后還能往生。我們這種中下根性的人不行;我們修學唯一有把握、靠得住的,就是一門深入。這是最有把握的,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。中悔狐疑,應是少善根少福德之人。

 

要當孝順。至誠忠信。

 

『孝順』是對父母;『至誠』對佛菩薩、老師;『忠信』對一切大眾。「忠」就是平等心,沒有偏心。心偏了,就不是忠。「忠」這個字,上面是中,下面是心,心在當中,沒有偏在兩邊。一偏,心就不忠了。所以,忠就是平等心。「信」是言而有信。離四種口過,才是信實。「忠」是講存心,「信」是講處世、待人、接物,在形相上遠離四過。合起來看,是行門「四善」。這是修學的基本條件,不能缺少的。

 

當信佛經語深。當信作善得福。

 

佛的智慧深廣、究竟、圓滿,所以佛經的含義也是無限的深廣。在言語上,有些場合佛講得深,有些場合佛講得淺。因為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是「應機施教」,也就是完全看聽眾。聽眾程度淺,他就說得淺;聽眾程度深,他就說得深。因為程度淺的,講深的,他聽不懂,得不到利益;程度深的,講得淺,他覺得沒味道,太淺顯了,不值得來學習。一定要了解當時講經的情況。在語言文字上,一切經的淺深確實不同。《無量壽經》殊勝,因為它的目的是普度一切不同的根性,上自等覺菩薩,下至地獄眾生。這經妙在那裡?經文一展開,淺的人看得淺,深的人看得很深,這就妙。不像其他的經,經文深的,決定不可以看淺;淺的經,也不能看深。

 

將來佛法滅盡,這一部經還能住世一百年,凡是遇到這部經的人必定得度。遇到了,要是不信、不願,等於沒有遇到。所以,遇到又能信、願、老實念佛,決定得度,往生不退成佛。這一點我們要深信無疑。

 

要相信『作善得福』,種什麼樣的因,一定得什麼樣的果報,因緣果報,絲毫不爽。但是有些眾生,業障習氣非常重,跟他說,他曉得,可是轉眼之間就忘了。毛病習氣時時犯,犯了也知道,就是改不過來。有同修來問我,我也沒法子。不但我沒辦法,問佛,佛也沒辦法,因為全是自己的事。一定要痛下決心,認真懺悔,把毛病習氣改過來才能成功。

 

奉持如是等法。不得虧失。

 

佛在前面講的這些原則與綱領,一定要記住,一定要遵守,一定要做到。『不得虧失』。「虧」是做得不圓滿,有欠缺;「失」是忘記。雖然曉得,沒有照做;縱然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這樣往生的因緣不具足。這一句「阿彌陀佛」具足經典裡所有的教訓,念佛即是提醒自己,不要虧失世尊在《無量壽經》上對我們的教訓。句句阿彌陀佛,就是句句提醒自己,必要老老實實依教奉行。

 

「阿彌陀佛」四字,中文翻譯「無量覺」。「阿」翻作「無」;「彌陀」翻作「量」;「佛」翻作「覺」。無量覺!是指對於一切事、一切物、一切萬法,樣樣都要覺而不迷。念這句佛號,就是提醒我們,對經典所有的教訓不能忘記,不能虧失,這樣佛號念得就有功德。否則單單念這句佛號,提不起自己的警覺,這樣佛號念了沒有用處,只是口善而已,不能往生。往生著重在修行。

 

思惟熟計。欲得度脫。

 

這就是真正的菩提心,也就是真正的警覺心。常常想,常常「計度」。「計」是計畫;「度」是度量,就是衡量。用什麼方法脫離三界六道,用什麼方法能真正超越六道輪迴,要常常想這樁事。印光大師教我們常常想到「死」,死到臨頭,怎麼辦?人若常想這個問題,就不會迷惑顛倒,就會放下,也就會認真的念佛。凡是放不下,念佛不認真,都是不怕死的人,都是貪戀這個世界的人。現在不怕死,等死到臨頭的時候就害怕。那時害怕已經遲了,來不及了!所以覺悟的人早作預備,愈早愈好。

 

晝夜常念。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。

 

想來想去,我想了幾十年,也讀了不少大乘經論,只有這條路可靠,這條路穩當,這條路有把握,就是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一心一意要見阿彌陀佛。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中說,發決定求生淨土的心,即是發無上正等正覺大菩提心。

 

十日十夜。乃至一日一夜。不斷絕者。壽終皆得往生其國。

 

在一生中找個十天的假期,應該是找得到的。十天找不到,一天總可以找到。這是勸我們「大修齋戒,一心清淨」,修十日十夜。如果不行,總有一天一夜。經上沒跟我們講,還是一生修一次,是一年修一次,還是一個月修一次。沒有說明,就是都可以,這是真的。《阿彌陀經》上講「若一日到若七日」,七天精進念佛,就能成功。《阿彌陀經》經文很短,說得簡略;本經說得詳細。若一日到若七日,「一日」是一日一夜,「二日」是二日二夜,「七日」是七日七夜。功夫不能間斷。打佛七,就是根據《阿彌陀經》來的。

 

真正佛七是七日七夜,這句佛號不間斷、不夾雜,剋期取證。今天我們念佛的功夫,雖然念七天,又夾雜、又間斷,所以功夫不得力。自古以來,有不少人一個月修一次。他平常工作繁忙,我們沒有看到他念佛,也沒有看到他誦經。但是一個月中,他就利用休假的時間,多的時候念十天十夜、五天五夜,少的大概兩天兩夜、三天三夜。他們是這樣修行的,非常精進,往生也有很多瑞相。這是值得我們參考的。平常除了定課之外,還有散課,就是比不念好。

 

七天七夜,一般人受不了,精神體力不夠。從一天一夜開始練習,練習一兩年,再增加到二天二夜,這樣就好,慢慢的進步到能一個月修一次。當然最理想的是一星期修一次,非常如法。這也是不間斷,因為每星期修一次,一生都不缺,即符合本經所講的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。每星期修一次,一生都不中斷,這樣修行非常難得。

 

修學的方法要注意,這一天一夜一定要有人護持,有人照顧生活起居,照顧飲食。如果在自己家裡有一個房間作念佛堂,一個人修行很好。進念佛堂之后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絕對不能有閒雜的事打攪。一天一夜不見客,不接電話,所有外緣全部斷絕;只有一句佛號,什麼都不想,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。出聲念、默念都可以。坐累了,拜佛,讓身體活動,或者經行(就是繞佛),走動走動。三個方法:一是拜佛,一是經行,一是靜坐,用這些方法來調節身體,使身體不至於疲勞。二十四小時不可以睡眠。累了休息一下,就不是一日一夜。二十四小時一定要提起精神,才算數;打瞌睡就不行,一天的修行就不算數。

 

大眾在一起共修,要有一個內護。內護就是在佛堂裡照顧的,通常稱「主七師」。主七和尚不念佛,不打佛七,他是照顧大家的,專門看大家的狀況,矯正毛病。坐,得坐得直,腰挺直;坐不像坐,就不行,香板要輕輕的敲幾下。姿勢不對,影響身體,一定要坐得直,彎著腰容易打瞌睡,精神提不起來。無論坐著、站著、走著,一定要精神飽滿。

 

實在講,共一個場所,各人修各人的,這樣好。因為現在我們在一起共修,大家根性懸殊很大,年齡差距很大,用統一的號令不免生煩惱。譬如拜佛,年歲大的人沒有體力,定要慢慢拜;年輕人就拜得很快。要是敲引磬,統一動作,年輕人嫌太慢,年老的人嫌太快。即使維那師敲法器很適中,也會令人生煩惱,不如各人修各人的,不要用引磬,不要打法器。兩個人拜佛,喜歡快拜的就快拜,喜歡慢拜的就慢慢拜,互不干擾,大家都沒有煩惱,這個法子好。至於繞佛也是如此。因此場地要大,人數要少。

 

在一起共修,最理想的是不超過十個人。像我們這麼樣大的場所,不超過十個人非常理想。拜佛、經行、止靜都方便,確實能得利益。人多了,可以分班,十個人一班。我出國時,這邊講經的活動比較少,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念佛。一星期念一次,二十四小時精進念佛,這是依照經典修行。飲食預先做好一份一份,到時候有護法送來。送來時不打招呼,不要說「吃飯時候到了,大家吃飯!」這樣功夫就夾雜。大家念著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」,佛號裡夾雜著「吃飯」的念頭,這樣不好。所以,飯送到這地方,擺在旁邊的桌上,想吃的就自己去吃,不要招呼別人。吃飯也念佛,佛號不間斷。吃完了把碗筷一放,有護法的人收拾,不要再理會。進念佛堂來沒有別的,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這就對了,要這樣子念。

 

所以此處講,『乃至一日一夜,不斷絕者,壽終皆得往生其國』。此是講下輩往生,可見往生不是容易事。念佛法門比一切大乘法門容易,但也不能看得太容易,還是要如法修行。

 

下面經文說明「一心三輩」之人,往生淨土並不拘於專修淨宗的。他們修學其他的大乘法門,以所修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,也能得生。足顯彌陀宏願、淨土法門的廣大平等,理事皆不可思議。

 

行菩薩道。諸往生者。

 

此句就是指所有修學大乘的行人,不管是那一宗、那一個法門。『諸往生者』,指得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報,一定是平等的;不是不專修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比不上專修的。往生到那裡一定平等。

 

皆得阿惟越致。

 

『阿惟越致』是梵語,翻成中文是「不退轉」。不退轉是七地以上的菩薩;八地稱為「不動地」。嚴格的講是八地以上。這是指果位。

 

皆具金色三十二相。

 

此句是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色相、受用平等,與佛沒有兩樣。

 

皆當作佛。

 

修學其他大乘法門的人,迴向求生淨土者,與三輩往生的沒有兩樣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必定在一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也就是一生決定成佛。

 

欲於何方佛國作佛。從心所願。

 

「作佛」不是心裡起念頭,我要作佛。假如起這個念,就是妄念。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還會起妄念嗎?不可能,決定沒有妄念,決定沒有作佛的念頭。他怎樣到他方世界作佛?完全應眾生的感,「眾生有感,菩薩有應」,感應道交。那一方的眾生希望有一尊佛出世來教化他們,那一方眾生與這一位菩薩有緣,菩薩自然就以佛身去度化眾生。就像《普門品》所說的,「應以佛身得度者,即現佛身而為說法」,決不是有意,決不是有念,完全是自自然然。佛經講「法爾如是」,自自然然是這麼一回事,沒有絲毫作意,沒有絲毫勉強。無論現什麼身,都是這樣,都不是作意的。我們在因地念佛,也不應該作意,作意是障礙。

 

隨其精進早晚。求道不休。會當得之。

 

『得之』指成佛、度生。到西方極樂世界,決定成佛。但是有的人很快就證得無上佛果,有些人比較慢一點。快、慢怎麼形成的?有的精進,有的比較懈怠。如果比他方世界的菩薩來說,他不會退轉。他方世界的菩薩不進則退,而且退的幅度很大。我們要曉得,就是因為進進退退,所以成就非常困難,要很長的時間真實積功累德,才能達到目標。

 

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好處,就是獲得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,圓證三不退。這是十方世界修行人念念希求,而求不到的,唯獨西方世界有。這也是一切諸佛如來,苦口婆心勸我們求生西方的真實義。這個修行的場所實在太殊勝,無比的殊勝。

 

不失其所願也。

 

此「願」包含菩薩在因地所發的無量弘願。我們這一生曾經發過很多願,有很多願都忘掉了。過去生中,生生世世也常常發願,當然現在完全不記得了,因為眾生有隔陰之迷。可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,這一生、過去生、再過去生,生生世世所發的弘願都記起來,一樣也沒有忘掉;而且有能力兌現,願願都能圓滿。因為此時有智慧、有神通、有道力,故皆能圓滿,不失其所願。

 

這是說明十方世界修學其他大乘法門的人,把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也得這樣殊勝的果報。最后世尊作了總結,還是苦口婆心的勸勉我們。

 

阿難。以此義利故。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。諸佛如來。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。

 

這一段經文很重要。「義」是義理;「利」是利益。佛所講的這兩品「三輩往生」及「往生正因」,一直講到此。因為這些道理、利益的原故,所以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無數不可思議世界的無量諸佛,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佛。

 

「無量壽佛」就是阿彌陀佛。「無量壽佛所有功德」,就是本經所細說的。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,也跟諸佛一樣,『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』。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所講的,就是無量壽佛所有功德。由此可知,一切大小乘經論,十方如來未必都說,唯獨此經,沒有一尊佛不讚歎宣揚,沒有一尊佛不尊重稱說,沒有一尊佛不勸一切眾生求生淨土。這就曉得,這部經、念佛往生法門的功德之大。我們依照這個法門修學,豈不就得到一切諸佛的護念。這一段經文為作證明,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一切諸佛所護念處。何況讀誦、受持,功德利益更不可思議。

 

我常說,這部經從頭到尾念一遍,就是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無數諸佛為我灌頂一次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們確實有緣、有福、有善根,才遇到。善根、福德、因緣少的人遇不到。雖然在台灣這幾年來我們盡力提倡這部經,可是不相信的人很多,不肯接受的人依然不少,原因在善根、福德、因緣不足。一定要多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才能遇到這樣殊勝的第一法門。

 

我們在這部經的字裡行間逐漸認識,這是「諸佛正說第一經」,也肯定了善導大師講的「如來所以興出世,唯說彌陀本願海」。彌陀本願海,就是指《無量壽經》。因此,我在台北請王王孫先生為我治印二方,一是「如來唯一真傳」,一是「諸佛真傳之寶」,用誌慶幸之意,願與我同學共享。